您的位置: 中国广告新闻网 >> 聚焦

广州车企发力智能出行,布局生态抢占新高地

2025-04-13 09:42 来源:中国广告网阅读量:12581   会员投稿

发力智能出行大趋势,广州车企加速布局生态抢占行业发展关键高地

3 月 28 日至 30 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成功举办,各方专家学者就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竞争态势、AI 赋能汽车智能化以及中国车企未来高质量发展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广汽集团副总经理高锐指出:“未来市场竞争的核心不再是单一追求市占率。” 目前,广汽已初步构建全场景、立体化智能出行大生态。如今,围绕智能化布局出行生态,已成为整车企业关注的核心。首次参会的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也在会上阐述了小米的人车家生态战略。

热点一:汽车产业迈向 “生态位竞争”

在今年的百人会论坛上,关于未来出行的探讨热度持续攀升。广汽集团人形机器人研发团队负责人张爱民表示:“人形机器人只需替代人的四肢,不一定需要替代。”

大脑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广汽智能出行大生态已初见端倪。据高锐介绍,广汽集团通过布局全无人 Robotaxi 商业化示范平台、L4 级 Robobus、飞行汽车以及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立体出行方式,初步形成了全场景、立体化智能出行大生态。他还提到,未来市场竞争的关键在于提升产业 “含绿量”“含质量” 以及生态成熟度,这才是获取话语权的重要筹码。未来,广汽将加快构建多元站点 — 地面交通 — 低空出行全链条立体智慧出行服务体系。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论坛上重点介绍了飞行汽车,并透露多个关键信息:“很多人十分钟就能学会操作飞行汽车。” 未来,小鹏汇天生产的 “倾转旋翼” 飞行汽车续航将超 500 公里,从广州到长沙仅需 1 小时。2026 年,广州工厂飞行汽车年产量可达 1 万台。

雷军同样聚焦生态布局,他表示小米的战略是 “人车家生态” 战略,愿意开放生态与各方合作。对于众多车企而言,随着 AI 智能在汽车领域的深度融合,智能化平权正推动未来汽车产业从 “规模竞赛” 向 “生态位竞争” 转变。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赵昱辉称:“车企之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产品和技术,而是全链路、全体验、全生命周期的体系化竞争。”

热点二:油车产能盘活与央企重组

今年论坛的另一焦点,是油电转型引发的产业革命性变化。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苏波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需求牵引的全面市场化发展新阶段,油电转换进入重大转折期。” 他表示,现有燃油车产能至少 3000 万辆,而新能源车建成的 2000 多万辆产能大多为新建,油电转换仅消化了两三百万辆燃油车产能。这意味着推动燃油车资源充分利用刻不容缓。目前燃油车产销量及盈利率大幅下降,产能大量闲置,汽车产业生态重构迫在眉睫。他建议主管部门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燃油车企,避免大规模征地新建产能,减少资源浪费。

业内认为,这一趋势或将重塑中国汽车产业未来数年的竞争格局。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苟坪在会上表示,将对整车央企进行战略性重组,整合央企研发、制造和市场等优势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结合近期东风与长安两大央企的合并动态,若进展顺利,将诞生年产销超 450 万辆的汽车 “超级航母”。

观点:“插混” 助力传统车企转型

当前,不少传统车企已表态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吉利汽车集团 CEO 淦家阅在论坛上表示:“燃油车是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吉利不会退出燃油车市场,因为客户需求是多元化的。” 他指出,海外燃油车市场占比依然较高,吉利燃油车板块未来不仅不会缩减,还将继续强化。

最新乘联分会数据显示,2 月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 49.5%,这表明燃油车市场份额仍超半数。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普混、插混都是有发动机的车型,属于燃油车。” 插电混动是对普混和燃油车的升级,尤其满足了智能化和电动化需求,有助于传统车企实现有效转型升级,传统车企仍有广阔发展空间。

在智能出行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中,广州车企积极布局,在生态构建、产能优化等方面不断探索前行,有望在新的竞争格局中抢占高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推荐阅读

中国广告新闻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