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中国广告新闻网 >> 滚动

南财快评:什么是影响美联储降息决策的关键变量?

2024-02-27 07:09 来源:证券之星阅读量:10969   

孙长忠

南财快评:什么是影响美联储降息决策的关键变量?

美东时间2月21日,美联储公布了1月议息会议纪要。纪要显示,与会美联储官员在1月会上认为,“政策利率可能处于本轮紧缩周期的峰值”。继会议声明之后,纪要也同样提到,与会官员“普遍指出,在对通胀持续向2%迈进更有信心之前,他们认为降低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范围并不合适”;多名(A number of)与会者强调,限制性货币政策立场需维持多久有不确定性。1月会议以来一系列经济数据支撑了美联储的上述政策立场,进一步否定了3月降息的市场预期。具体何时降息,要视全面经济数据,逐次会议决定。从当前美国经济金融形势和会议纪要、声明及前不久鲍威尔接受媒体采访发表的言论看,在全面经济数据中,最关键的可能是就业数据。

从通胀数据看,目前已经接近实现美联储2%的目标。美联储对此较为满意。如无重大意外,预计再持续数月,可符合确保通胀持续达到2%目标的要求,给予其足够的信心。将于下周公布的1月美国核心PCE预计为2.9%,与去年12月持平。纪要新增了对过快降息风险的强调:一些与会者指出,价格稳定的进展可能会停滞,特别是如果总需求增强、或供给侧复苏速度慢于预期时。大多数(most)与会者指出了过快放松政策立场的风险,只有两名(a couple of)与会者指出,长期维持过度限制性的立场会给经济带来下行风险。而鲍威尔则在采访中说,“现在正在积极考虑降息”,而且“我说过我们不会等到通胀降到2%才降息。”这是考虑到了政策的滞后效应,同时也说明在目前通胀水平和趋势下,还不适宜降息。

从增长数据看,目前美国经济增长强劲,总体趋势较好,软着陆可能即将完全实现。正因美联储还拒绝宣布控通胀取得胜利,相应地也拒绝宣布软着陆实现,但他们对此已经基本上不担心。由于随着通胀下降,在名义利率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实际利率上升,即使在经济增长的状态下,也有可能考虑降息。但在目前的经济增长势头下,他们还不急于降息。

从就业数据看,呈现混合复杂局面。1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35.3万人,高出所有分析师的预期,是普遍预期的18.5万人的两倍,为2023年1月以来最大增幅,且就业增加涉及行业领域广泛,11月和12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均有上修,修正后两个月新增就业人数合计增加12.6万人;失业率持平上月,连续第三个月在3.7%,低于市场预期的3.8%;1月平均每小时工资增速同比达到4.5%,创2022年3月以来最高,高于预期的4.1%,12月工资增速也由4.1%上修至4.3%,环比增速达0.6%,为预期0.3%的两倍。总体看来,劳动力市场仍然相当强劲,当然这些数据有季度调整等因素,也有包括移民增加在内的劳动力总数增加的因素。

另一方面,2023年美国辞职人数从2022年的5060万下降到4450万,少了610万人,降幅达12%,去年12月辞职率季调后为2.2%,少于一年前的2.6%。辞职人数的减少,可能意味着劳动者对找到更好的新工作信心减少或者对现有工作更加满意,说明劳动力市场紧张状况趋向缓解。作为衡量美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最好的指标之一,职位空缺数与失业人数(U)的比值V/U去年12月为1.4,当月职位空缺数为900万,比一年前的1120万大幅减少,但仍高于疫情前2019年12月的670万,这也表明劳动力供需正进一步趋向平衡。

在美联储的政策目标中,最大限度就业是排在价格稳定前面的。当然,二者是密切关联的,特别是在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美国经济中,就业情况及其连带的收入情况直接影响服务业成本和价格,进而影响整体通胀,而目前美国通胀中最顽固的就是非住房服务业通胀。

正因如此,在纳入考虑的广泛信息中,会议声明和会议纪要也都是首先提到劳动力市场状况。鲍威尔在访谈中也反复强调劳动力市场状况和就业数据。当记者问他是否有最喜欢的指标来把握经济脉搏时,他说:“我可能会把自己限制在20个指标。我一个指标都不能确定。我会说,你知道,劳动力市场有这么多东西。劳动力市场是我们拥有大量数据的地方,而且比很多地方的数据质量更好。所以我们所有人都在关注很多事情。”“劳动力市场仍然非常健康。我们高度关注劳动力市场疲软的任何证据。我们正在看到的是劳动力市场从几年前的过热恢复到更正常的数据,恢复到更好的平衡。因此,辞职的水平、职位空缺的水平、创造新工作的水平、工资增长的水平,所有这些都在逐渐恢复到疫情前典型的真正健康的经济。”

综上所述,目前的强劲就业数据下一步如何演变,将比其他因素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美联储的降息决策。如果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继续改善,或者就业数据出现疲软走弱苗头,政策放松就会随之发生。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推荐阅读

中国广告新闻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