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养老幸福感这样来
2024-10-03 11:40 来源:新华网阅读量:10423
家门口养老 幸福感这样来
一张设置在自家卧室的智能化养老床,让柳州市柳南区南苑社区93岁老人莫秀珍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莫秀珍的腿脚不方便,独居时间多,子女上班不能时刻陪伴,时常担心老人在家摔倒。当地民政部门进行评估后,为她量身定制了适老化改造方案。
“一旦有需要,我一摁床边的红色按钮,就能通知到儿女,特别方便。这样也能让他们安心工作。”近日,莫秀珍开心地说。
记者跟随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上门回访,看到老人床边有紧急呼叫器,家中安装了红外智能探测器、门磁智能探测器等智能设备,能监测各种突发情况。“这给老人起居生活带来了安全感。”工作人员说。
养老服务连着千家万户,是全社会关注的民生大事。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
相关统计显示,我国超过97%老年人选择居家及所在社区养老;在广西,常住社区和城镇的老年人超过500万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需求旺盛。近年来,我区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方面积极探索,提升服务质量,努力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安享晚年。
智慧化管理 让关爱“触手可及”
南宁市鲁班社区常住人口4485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近1000人,老年人占比超过20%,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
记者来到鲁班社区城市养老服务中心,一面数智大屏映入眼帘。屏幕左侧显示着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红蓝绿的小圆点,以及工单和护理员信息。
“一个圆点,就是一个上门服务工单,每种颜色代表工单完成情况,圆点的位置就是老人的住址。”鲁班社区城市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刘欣介绍。
“小玉,你是在现场服务吗?奶奶身体怎么样?”“奶奶身体还可以,今天给她量了血压,做了按摩。”工作人员通过智慧平台,现场视频连线了正在上门服务的护理员玉春必,并对服务对象胡春娇老人的家属进行满意度回访。
“智慧养老系统每隔15分钟发射一次定位,形成工单轨迹,出现异常会自动报警,监管人员及时核查,确保上门服务真实有效。”刘欣说,中心对养老服务工作进行智慧化管理,以科技赋能让老年人享受到优质的上门服务。
作为全国第一批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试点地区,柳州市积极探索“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模式。
“我们为经济困难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实现部分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愿望。”柳州市养老服务促进中心负责人林海说,通过家庭养老服务床位智慧化管理,让老人舒心、子女放心,“以家庭养老床位为中心,配备相应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以及智能穿戴、智能感应、远程监控等设备,随时掌握老年人生理指标及活动情况。”
南宁市为独自居家养老的老人,搭建呼叫救助平台;钦州、来宾等市依托“互联网+”,为困难失能老年人住所安装智能守护设备,实现紧急救助、家属智能监控照护等服务。
居家上门服务,高龄补贴审核与认证,老年助餐,家政服务……依托广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众多养老服务均可实现线上完成。
“通过这个平台,我们以信息化手段,整合老年人需求信息和各类社会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点菜式’就近便捷服务。”自治区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陈科吉介绍,目前,全区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提供线上服务80多万人次,送餐服务2万多人次。
适老化改造 居家养老更温馨
居家“小改造”,承载“大幸福”。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显示,跌倒已经成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残失能、伤害死亡的第一诱因,居家适老化改造是保护老年人健康安全的重要措施。
72岁的钟文棋,家住玉林市玉州区玉城街道西就社区,是一位轻度失能老人。
“以前不愿意出门,不想麻烦子女家人。”老人说。
得益于适老化改造政策,当地民政部门给她配备了助行器、适老家具、淋浴椅、扶手、自动感应灯具等设备。
“经过适老化改造,生活方便不少,儿女们更省心了。自从安装扶手,摔倒的风险也小了。”钟文棋说。
“让‘老有宜养’成为老年人的幸福标配。”玉林市民政局局长何盛介绍,该市聚焦特殊困难老年人如厕、洗浴、行走等居家养老安全问题,深入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今年已为2000多户老人家中安装适老化设备。
钦州市灵山县烟墩镇的黄德辉老人行动不便,最近家里发生了变化:洗手间放置了坐便椅和沐浴椅、安装了一字型扶手,地板铺设防滑地垫,房间装上护理床和床边护栏。
“打破居家、社区、机构养老边界,以失能、半失能困难老年人家庭为重点,开发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养老床位建设、适老化改造等服务项目。”钦州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炜霞介绍,该市累计为1165名困难老年人设置家庭养老床位,为367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
北海市投入1.4亿元改造169条背街小巷,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改造老旧小区公共服务设施;河池市聚焦特殊困难老年人群体,为1.12万户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百色市完成4310户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
“我区已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5.2万户。”陈科吉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区将完成11.2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家庭适老化改造,同时鼓励支持有需求城市家庭自费改造,为老年人打造安全、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
物业+养老 助力老人“原居安养”
从家里步行几分钟,来到社区的养老服务驿站休闲娱乐,已成为彭艳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彭艳云是柳州市柳北区锦江社区居民,今年75岁。“自从养老服务驿站开放以来,我的老年生活就有了新安排。”她开心地说,在服务驿站,不仅能就餐、看书、练书法和老年人们聊天,每周二、周四还有理发服务。
去年,柳州市民政部门探索“物业+养老”服务新模式,在保利大江郡小区打造了“九九”为老服务驿站。这是柳州市在社区建立的首个养老服务驿站。
“我们发挥物业公司贴近居民优势,提供居家上门服务,帮助更多老年人享有身边、家边、周边的温暖。”林海说,目前柳州推动了7家物业公司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广西共有2355个城市社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
9月2日,记者走进桂林市七星区漓东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长者饭堂,只见餐厅宽敞明亮,餐点丰富多样。老人们坐在餐桌前,享受着美好“食”光。
“在饭堂吃完饭,就到娱乐区练合唱,累了还能做理疗。”年逾六旬的社区居民沈小芸,时常邀上三五好友到家门口的养老服务中心相聚。
“中心以家政、物业企业为主导,发挥家政、物业常驻社区、响应快速的优势,利用现有的服务设施、人员队伍、服务网络,嵌入老年人急需的短期托养、助餐、居家上门服务等功能。”漓东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刘慧告诉记者,中心注册老年人已达3000多人,今年以来为社区居民提供助餐2.3万人次,上门服务2.1万次。
近年来,桂林市大力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建设了10个社区嵌入式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以家政、物业企业为主导的嵌入式融合服务模式,体现了三个嵌入,即把设施嵌入到城市社区中、把养老服务嵌入到社区综合服务中、把老年人的个体行动嵌入到社会关系网络中。”陈科吉说,该模式以社区内日托、全托设施为基点,能够及时响应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将专业服务延伸进家庭,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在亲情的陪伴下,实现“原居安养”。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