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奖背后的“科技温度”:白银区以服务为翼助企创新腾飞
2025-10-29 13:47 来源:中新网甘肃阅读量:7867
第三届甘肃省企业科技创新大赛近日落幕,白银区本土企业甘肃宏达铝型材有限公司(下称“宏达铝业”)凭借硬核创新实力斩获“科技创新企业”银奖,成为白银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这份荣誉不仅是企业深耕科技领域的生动注脚,更彰显出白银区近年来以精准服务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
作为省级重点科技创新赛事,本届大赛对企业技术研发能力、成果转化效率及创新潜力的考评标准严苛。而宏达铝业的获奖,早被白银区科技部门纳入“培育清单”重点跟进。
“提及铝制品,大家或许会想到日常用品,但在宏达铝业,从螺丝螺帽到整体车架,铝制品应用已延伸至多个领域。”黄涛介绍,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宏达铝业现拥有72项国家专利,产品线涵盖上万种铝制品,创新成果背后是企业对科技研发的持续深耕。
从传统建筑铝型材企业转型为科技创新“领跑者”,宏达铝业的发展轨迹颇具代表性。目前,该企业已手握70余项专利,其主导的《高强高硬宽幅铝合金模板制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省冶金有色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HD-JY189铝合金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拿下两项省级奖项,还牵头制定甘肃省建筑工程铝合金模板搭设等多项地方标准,成为西部首家涉足工业铝型材领域的企业。
“科技创新才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只有坚持创新,企业才有生路,这是我们始终坚守的发展理念。”宏达铝业党支部书记沈文政直言。
白银区科技局副局长强生军则表示:“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如今科技已成为推动白银区企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白银区高新技术企业达84家、甘肃省科技创新型企业43家;2025年新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7家、科技创新企业16家,数量较去年大幅提升,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显著。
研发经费是科技创新的“燃料”。2024年,白银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达8.07亿元,占全区 GDP比重2.52%,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政企协同为创新“输血”:企业端,宏达铝业每年按销售收入3%投入研发,近三年研发投入保持在1500万至2500万元;政府端,2022年以来,白银区已帮助辖区企业争取国家、省、市科技奖补资金及项目支持共计5058万元。
“这笔经费虽不算巨额,但为企业科技创新注入了关键动力。”强生军说。
企业创新底气的背后,是地方政府的全力托举。为助力企业突破创新瓶颈,白银区打出精准服务“组合拳”:梳理企业技术需求,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成宏达铝业与兰州理工大学签约合作,组织甘肃昊天、顶好科技等企业分别与西北矿业研究院、西北大学、兰州大学联合攻关;探索“揭榜挂帅”模式,为企业匹配优质科研资源。
在创新主体培育与平台搭建上,白银区同样成果丰硕。2024年全区专利申报超300件,累计发明专利470余件、高价值发明专利134件,位居全省前列;建成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联合设立西交大成果转化中心、甘肃省科技成果转化赋能中心,为企业打通技术交流与成果转化“绿色通道”。
“从科技部门的职责来看,我们始终秉持‘店小二’服务理念。最初,我们优先培育条件较好的企业;如今已转变思路,企业从落地之初,我们就主动靠前提供服务。”强生军介绍。
“自2015年投产以来,能明显感受到政府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尤其是在科技研发领域的支持,让我们更有信心搞创新。”沈文政感慨道。
近年来,白银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在社保政策解读、项目申报指导等方面为企业提供精准帮扶,助力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针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主动对接解决,让企业能心无旁骛搞研发、谋创新。
如今,“创新”已成为白银区企业发展的关键词、区域进步的驱动力。随着科技助企举措不断深化,未来将有更多像宏达铝业这样的企业在这片创新沃土上茁壮成长,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